【閱讀素養】黃國珍老師閱讀素養工作坊重點分享 (一)| 林秋霞

Missy Lamhaha
5 min readAug 22, 2018

--

品學堂創辦人暨總編輯黃國珍老師

在今年八月十七及十八日,到台灣上了一個關於閱讀素養的兩天工作坊,當中品學堂創辦人暨總編輯黃國珍老師分享的內容,有助教育工作者培養21世紀新世代的人才。

21世紀將是一個社會急劇變化,科技日新月異,機械有可能把人類取而代之的年代。在這個大時代下,教育有其歷史任務 — — 裝備下一代成為獨特的個體,不輕易被機械取代,擁有美善的生命素質,並能發揮天賦潛能,有能力解決未來世界的各種挑戰。

面對未知的未來,閱讀理解能力與素養,在培養21世紀的人才上,被視為關鍵的核心素養。因此培養孩子擁有「閱讀生活,理解世界,創造未來」的能力,將是各學習領域需重點關注的項目。

未來學大師艾爾文‧托夫勒 (Alvin Toffler):「21世紀的文盲,將不是那些不會寫字和閲讀的人,而是那些無法學習、不願學習和不重新學習的人。」

管理與趨勢大師大前研一:「當大英百科全書可以塞進一張光碟裡面的時候,知識將變得廉價而易於取得,能整合這些知識才會成為贏家,唸書只是累積知識,能活用才是重點。」

2014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‧優薩福扎伊 (Malala Yousafzai):「讓我們拾起我們的書本和我們的筆。那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。一個孩子、一個老師、一本書和一支筆,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。」

願意學習、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是未來人才須具備的重要條件,而構成這項條件的能力基礎就是「閱讀素養」。以下為工作坊的筆記式重點:

主題一:閱讀和你想的不一樣

說明:閱讀是甚麼?從打開書本到理解,我們和文本之間發生了哪些事?

一、從迷路的比喻說起

  • 迷路才是旅行的開始
  • 迷路是為了回家,我們一生也是走往一條回家的路上
  • 迷路就要問路,不斷探索、發現、尋找方向
  • 「理解」是連結人與人的重要橋樑
  • 理解自己的生命,學習如何超越、如何解決人生問題

開展自己,走向世界,向未知的未來前進。

二、甚麼是閱讀素養?

  • 甚麼是閱讀?甚麼是素養?甚麼是閱讀素養?對象是誰?為甚麼要教閱讀素養?要怎麼教閱讀素養?
  • 要思考怎樣教,我們要先問一個問題:「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?」
  • 我們面對的既是外在別人賦予的,也是內在自己投射的世界
  • 以終為始,要以學生的需要為終

以前把文字寫在甲骨上,從甲骨到平板,閲讀從來沒有消失過,而且與生活更為貼近,形式更為複雜,理解更為重要,故培養閱讀素養自古以來也非常重要。

三、閱讀文本與意義建構

  • 人類面對的「情境議題」(例如全球暖化),當中有的是作者轉譯 (例如媒體),出於了「資訊」(Data)/「後真相」(Post Truth) (媒體的影響力), 這一切也會決定了讀者的素養
  • 意義的建構與我們過往經驗息息相關
  • 閱讀/解碼 → 建構意義 (這受制於我們的「先備知識」及「先備經驗」,然後經過以下步驟而建構意義:「擷取訊息」、「廣泛理解」、「發展解釋」、「統整解釋」、「省思評鑒」) → 提取/儲存 (長期記憶)
意義建構的過程
  • 不是只看別人解讀的意思,還能自己解讀;正如旅程上不只跟著看別人的風景,還可以探索自己獨有的風光
  • 有了自己的解讀便能把知識及能力轉移,豐富自己的經驗及視野
  • 讀者不單是讀者,讀者其實也是作者
  • 學生常看參考書,被削去自己歸納統整、自主學習的能力
  • 從「未知」到「已知」,從「文字」到「意義」;學生欠缺詮釋的經驗,只會「記得」別人的詮釋,而沒建立詮釋的能力
  • 閱讀素養就是要培養學生建立自我詮釋文本的能力

四、閱讀教育的重要

  • 「虛構能夠創造真實。」(安伯托.艾柯)
  • 虛構的信息,能夠引發具體的行動而創造真實。設計過的信息,有改變人們觀點的獨特能力
  • 有時候我們從媒體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,而是我們選擇相信與接受
  • 被轉譯覆蓋的原著,詮釋中主觀的干擾,文本間異同的閱讀
  • 我們所見包含了外界景物光影、真假虛實的交錯和自己的投射。人要如何清透真知,便要從閱讀教育開始
  • 我們對世界的理解,是由片段信息所建構而成
  • 我們取得「資訊與經驗」(Observable data and experience) 後 → 形成「資訊」(Data) → 形成「意涵」(Meanings) → 形成「假設」(Assumption) → 形成「結論」(Conclusion) → 形成「相信」(Beliefs) → 最後形成「行動 」(Actions)
  • 高中生偵探柯南與私家偵探毛利小五郎,分別代表兩種主要的思考及判斷模式:柯南不是先鎖定誰是真凶再去找證據證明,而是找證據與證據的關係;而毛利小五郎則是先鎖定誰是真凶再去找證據去證明
  • 柯南與毛利小五郎給我們的啟示:要先讓自己的「主觀」睡著,再去看事物當中的「客觀」。所以其實柯南故事看似是兩個人,但其實是一體,即客觀分析與主觀判斷需要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

我們對世界的理解,受限於已知所形成的我執,因此客觀分析與主觀判斷有同時存在的必要。主觀不是問題,不客觀才是問題。

客觀與主觀並存的重要

工作坊重點分享 (二) 按此連結。

工作坊重點分享 (三) 按此連結。

--

--

Missy Lamhaha

林秋霞,一名嘻嘻哈哈吱吱喳喳的搣時。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及教育學院畢業後,任教通識教育科,自此愛上孩子,相信教育。後來發現世界很大很美麗,教育其實可以很好玩,於是外出闖蕩,與不同學校及單位積極開拓各種教育的可能性。現為一所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創辦人及香港「失敗教育」發起人。